高温沥青烟气废气处理解决方案一
一、沥青废气来源:
沥青烟气排放源很广,产生来源如下:
1、炼焦、炼油等产生沥青的工业热加工过程;
2、加热沥青以制取沥青产品的过程;
3、加热沥青用以铺设道路、修补房屋或作防腐涂料的过程;
4、加热或燃烧含有沥青的沥青制品、石油、烟煤、木材、油页岩的过程。
二、沥青废气成分:
沥青烟气中含有焦油粒子、烃类、H2O、S2O、CO2、苯并芘等成分复杂。多环芳烃及少量的O2、N2、SO4的杂环化合物,其中萘、菲、咔唑、酚等百余种,其中有几十种物质可致癌,特别是苯类化合物对人体、动植物都会造成严重危害。
沥青废气特点:
沥青烟气的特点是易粘附,在一定温度之上易燃爆。
在沥青烟气的收集、输送及消烟过程中,极易粘着管道及设备表面形成液态至固态沥青。固结后的沥青很难清除掉,往往造成管道堵塞、设备破坏,使系统无法正常运行。
沥青烟气组分极为复杂,随沥青来源不同而异。沥青烟气中既有沥青挥发组分凝结成的固体和液体微粒,又有蒸气状态的有机物,部分有机物是高分子聚合物,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。烟气中含有多种有机物,包括碳环烃、环烃衍生物及其它化合物,有不少对人身健康有危害作用。
沥青烟含有苯并芘、苯并蒽、咔唑等多种多环芳烃类物质,且大多是致癌和强致癌物质,粒径多在0.1~1.0μm之间,最小的仅0.01μm,较大的约为10.0μm,其是以3,4-苯并芘为代表的多种致癌物质。其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途径是附着在8um以下的飘尘上,通过呼吸道被吸人体内。
三、 设计原则
(1)协助企业采用科学合理的收集方式,在达到收集效果的前提下,尽量减少气量。
(2)积极稳妥地采用新技术、新设备,结合企业的现状和管理水平采用先进、可靠的污染治理工艺,力求运行稳定、费用低、管理方便、维护容易,从而达到彻底消除废气污染、保护环境的目的。
(3)妥善解决项目建设及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,避免二次污染。
(4)严格执行现行的防火、安全、卫生、环境保护等国家和地方颁布的规范、法规与标准。
(5)选择新型、高效、低噪设备、注意节能降耗。
(6)总平面布置力求紧凑、合理通畅、简洁实用。尽量减小工程占地和施工难度。
(7)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设计规范、标准,重视消防、安全工作。(gb16297-1996)
(8)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法律、法规及产业政策要求对工业污染进行治理,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。
四、工程范围及标准
1、工程范围
(1)设计方负责废气处理设备的设计、制造、安装、调试以及相关管路的设计。
(2)设计方负责对业主单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。
(3)业主单位负责项目配套的公用工程,包括电源、水蒸气、压缩空气、循环冷却水等。
2、技术要求
(1)本工程不考虑征地,利用原厂用地,不能严重影响生产;
(2)采用成熟的废气处理工艺,要求技术安全可靠、经济合理;
(3)副产品的处理,不应产生二次污染;
(4)所有的设备和材料是新的;
(5)观察、监视、维修简单;
(6)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;
(7)节省能源、水和原材料;
五、处理工艺及流程图:
目前有几种方法,例如:焚烧法、湿法、干法等,因为净化效果及造价因素使用的较少。采用常规的除尘器无法达到净化的环保要求,比较成熟并且得以采用的工艺流程是吸收+吸附组合工艺,使用多年其效果明显。
拟处理的沥青废气考虑运营成本及安全性,方案工艺路线拟采用以“通风系统(风机、收集罩、管道)+初步降温除尘除废气系统(废气净化塔)+深度净化系统(树脂吸附脱附箱+催化燃烧)+排放系统(离心风机、烟囱)”为核心工艺来处理该废气。
六、工艺流程:
1、收集罩收集的烟气通过管道进入预处理塔洗涤降温除尘除废气处理。烟气进入预处理塔前的气体温度比较高,会影响树脂的吸附效果,通过预处理(水洗降温)把烟气温度降至50℃左右,同时达到除尘除去水溶性废气的效果。第一、降低烟气温度,避免因烟气温度过高造成树脂吸附效果打折扣。第二、降低烟气温度,抑制沥青焦油集结;经过预处理的气体在喷淋水雾的作用下,大于100μm的颗粒基本上被除掉,从而减轻树脂吸附脱附箱的工作压力。小于100μm的微粒很难用水洗掉,其原因是水表面张力的作用,经过预处理洗涤处理后的气体,进入树脂吸附脱附箱的颗粒范围一般在0.01--100μm之间。
2、经预处理后的废气进入深度净化系统中,当树脂吸附脱附箱接近饱和时,用热气流对树脂吸附脱附箱进行解吸脱附,将有机物从树脂上脱附下来。在脱附过程中,有机废气已被浓缩,浓度较原来提高几十倍,达2000ppm以上,浓缩废气送到催化分解装置,最后被成为CO2与H2O排出。
七、沥青废气处理工程案例: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