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饲料厂废气来源:
饲料厂废气产生来源如下:
1、投料口;
2、粉碎机风机排风口;
3、冷却器风机排风口;
4、烘干机抽湿风机排风口;
5、提升机、打包秤、仓群等除尘风机(车间内);
6、原料库、成品库。
二、饲料厂废气成分:
水产及宠物饲料生产中大量使用的鱼粉和鱼浆,其产生的臭味浓度与鱼的种类、生长环境、加工时的新鲜度、加工方法、储存方法均有一定的关系。这类物料从贮存仓到运至饲料厂使用,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质变,质变的结果是鱼体蛋白质自溶成各种氨基酸,而后经细菌的作用使其产生含硫化合物、氨以及生物胺、有机酸类等。此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恶臭味。
另外,脂肪、油类以及食品下脚料,也会产生不良的气味。 目前我国饲料加工厂对异味物的污染尚无做到有效控制。饲料厂的臭味与粉尘的产生一样,也是在输送、混合、成型工段中产生的,故臭味的控制必须与粉尘的控制结合在一起考虑,以达到去除臭味、控制粉尘的双重目的。
三、饲料厂废气特点:
饲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具有以下特点:
1、含尘:废气中含尘量较大,粉尘粘性较大,容易产生堵塞现象;
2、湿度大:废气中水份含量较高,加大了处理难度;
3、温度高且分布区间较大:废气从设备出来后,到出口温度通常在45~60℃;
4、废气量大:臭气产生源为生产工序中冷却抽排的大量湿热废气,分别3万方/时。
5、废气成分复杂:该类废气中除了含有明显的香味剂及添加剂恶臭外,还含有大量蒸汽、饲料粉尘,其气体成分以有机类为主,同时含有硫化氢、氨、醇类等有机废气,成分较为复杂。主要成分包括三甲胺、丙烯醛、油类降解产物、硫化氢、氨、丁酸,以及戊酸等
根据饲料行业废气高温高湿高粉尘、持续大气量、成份复杂的特点,饲料废气处理主要是去除异味,其异味的影响因子有粉尘、及气化状态的异味分子,气化状态的异味分子又分为可溶性及非溶性两种,其中的粉尘及可溶性异味分子可以通过充分水洗去除,非溶性成份只能通过氧化分解去除。
四、设计原则
1、协助企业采用科学合理的收集方式,在达到收集效果的前提下,尽量减少气量。
2、积极稳妥地采用新技术、新设备,结合企业的现状和管理水平采用先进、可靠的污染治理工艺,力求运行稳定、费用低、管理方便、维护容易,从而达到彻底消除废气污染、保护环境的目的。(2015-01-01)
3、妥善解决项目建设及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,避免二次污染。
4、严格执行现行的防火、安全、卫生、环境保护等国家和地方颁布的规范、法规与标准。
5、选择新型、高效、低噪设备、注意节能降耗。
6、总平面布置力求紧凑、合理通畅、简洁实用。尽量减小工程占地和施工难度。
7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设计规范、标准,重视消防、安全工作。(GB16297-1996)
8、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法律、法规及产业政策要求对工业污染进行治理,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。
五、工程范围及标准
1、工程范围
(1)设计方负责废气处理设备的设计、制造、安装、调试以及相关管路的设计。
(2)设计方负责对业主单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。
(3)业主单位负责项目配套的公用工程,包括电源、水蒸气、压缩空气、循环冷却水等。
2、技术要求
(1)本工程不考虑征地,利用原厂用地,不能严重影响生产;
(2)采用成熟的废气处理工艺,要求技术安全可靠、经济合理;
(3)副产品的处理,不应产生二次污染;
(4)所有的设备和材料是新的;
(5)观察、监视、维修简单;
(6)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;
(7)节省能源、水和原材料;
六、排放标准:
饲料废气排放标准执行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14554-1993)规定,废气排放标准如下表:
七、饲料厂废气处理工艺及流程图:
拟处理的饲料废气主要是粉尘,白气(部分水汽),异味(发酵或烘干等原因),治理方案:预处理粉尘和水汽,然后除味,方案工艺路线拟采用以“通风系统(风机、收集罩、管道)+预处理系统(净化塔+过滤器)+深度净化系统(活性炭吸附箱)为核心工艺来处理该废气。该方案工艺路线示意图如下:
通风系统(风机、收集罩、管道)+预处理系统(净化塔+过滤器)+深度净化系统(活性炭吸附箱)+风机+烟囱
八、饲料厂废气处理工艺流程:
1、经过收集管路收集后的恶臭气体被抽风系统送进预处理系统,臭气与填充式涤气净化塔内的除臭液充分接触,气液两相间的传质是在填料表面的液体与气体间的相界面上进行,空气中或水中的恶臭粒子被水分子被膜所包围着,此时的脱臭必须先破坏水分子被膜,再将其中的恶臭粒子加以捕捉。
2、经捕捉后的废气进入深度净化系统,有机气体进入箱内时,流进活性炭过滤层,从而被活性炭吸附进碳内,而净化的空气穿过碳层经过离心风机后通过烟囱排放到高空中。
九、饲料厂废气处理工程案例:
